你听说过不锈钢吗? 如今,不锈钢逐渐流入家居市场,并作为不锈钢被广泛流通。 什么是不锈钢? 如何避免在不锈钢上花钱买回不锈钢? 跟我们一起来看看吧。
不锈钢
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不锈钢。 在了解不锈钢之前,我们需要知道两个概念——碳和铁。
碳,指的是碳元素,含碳量越高不锈钢与不锈铁,硬度越大(注意碳元素的“碳”和木炭的“炭”不是一回事,两个词是不同的),化学性质相对更稳定(与纯铁相比); 含碳量越低,硬度越低,但任性越强。
铁可以是一种化学元素,但我们生活中所说的铁,是指一种金属。 真正的单质铁,即纯铁是不存在的,或多或少都会有杂质——而铁中含量最多的杂质就是碳。 因此,“含碳量”成为区分以铁为主要元素的各种金属的标准。
铁矿石经过粗加工后的产品称为“生铁”,含碳量在2.11%以上。 这种铁的硬度足够高,但是这种铁中的杂质很复杂,往往对人体有害。
对生铁进行再加工,尽可能去除内部杂质,得到生活中所见最接近纯铁的产品——熟铁。 熟铁含碳量仅为0.02%,但硬度极低,极易氧化(生锈)。
在熟铁的基础上,再加入碳杂质,将金属中的含碳量控制在0.02%~2.11%之间,得到的产品称为“钢”。 因此,钢还有一个名字叫“碳铁合金”。
钢也分为几十种,因为在实际应用中,除了区分钢中的碳含量外,钢中还会加入一些金属杂质,使钢获得一些其他的功能。
比如我们最熟悉的304不锈钢(又称奥氏体钢),就是在钢中加入镍、铬等金属,含碳量为0.08%(具体数据见下表)本款),也就是本产品具有不生锈,可以盛放食物的能力。 一般我们认为,只要钢中的镍含量达到8%以上,铬含量达到18%以上,就可以称为304不锈钢。 但同样是304不锈钢,也有好有坏。 下图是304不锈钢在各种标准中的元素含量▼
不锈钢
经过《焦点访谈》的曝光,我们知道不锈钢占据了当今不锈钢市场最大的份额,占不锈钢市场的65%。
不锈钢(又称马氏体不锈钢)是将铁、钢、铅等回收加工而成,有点类似于废油。 严格来说,不锈钢也是不锈钢的一种(铬含量大于12.5%的钢称为不锈钢)。 它并非一无是处,在某些行业中也有自己的用途。
但是我们之所以说不锈钢变色,主要是因为不锈钢冒充304不锈钢,占领了家居市场。 与304不锈钢相比,不锈铁的镍含量较低(只有0.6%),所以这种不锈钢的稳定性较差,价格也比304不锈钢低很多,但一定不能与食物接触不锈钢与不锈铁,更不用说进口了。
不锈钢和不锈铁的区别
如何区分不锈钢和不锈铁? 传统的鉴别304不锈钢的方法是用磁铁(镍有很强的抗磁性),能吸引磁铁的就不是304了。
但今天的不锈钢之所以能冒充304不锈钢,是因为不锈钢已经退磁(加热到730°C退磁,这种方法也叫“回火”),而且也很难吸磁——它不能被磁铁吸住的一定不能是304不锈钢; 能被磁铁吸住的不一定是304不锈钢的。
个人检测,也可以上网购买不锈铁检测药水(价格20~30元),滴一滴后,通过观察药水的变色情况即可区分。 检测结束后将药水擦掉,不影响使用。